借走叶盏高汤的那个大厨做了素高汤白菘,白菘削去硬菜帮,斜片成薄片,炖煮后鲜美中带着白菜特有的清甜,再搭配酥脆可口类似现代肉夹馍的胜肉夹,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有人聪明些,将便宜的皂荚子仁煮了用糖水浸泡,做了甜点,这道点心在民间叫“水晶皂儿”,正好大部分选手都呈现了正菜,他甜甜的点心独树一帜,很是讨喜;
也有人跟叶盏一眼购置了鸡身上最便宜最柴不好做的鸡胸肉和栀子花,独辟蹊径将鸡肉用栀子花染色成鲜黄色,这样染色做成的焖鸡因着色泽鲜明滋味不柴不散,也堪堪过关;
也有人选了饺子和肉饼,购买大量蔬菜,搭配一点调味的肥猪肉,用大量油煎过,来确保风味,有驼峰角子类似饺子和莲花肉饼,都是时下百姓流行吃的风味小吃。
反而是那些冒险将十文钱全部买了一小点鸡鸭鱼肉的选手大都被淘汰了:一丁点肉炒不成一盘菜,都不够诸多评审们一人一口吃的。想必这也是当初设置这环节的一部分原因。
清澈单纯的徒弟们看着参赛选手们做出的菜式,颇有心得。
她们或看其厨艺,或观其摆盘,或领略其巧思,从中都得到不少启发:怪不得师傅叫她们在这次比赛上多看多思考,原来真的能学到东西。
师傅固然手段高明,但其他参赛选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身上有不少可圈可点的长处。
徒儿们学习完思索完后又惦记起了师傅:“师傅的菜式能呈现了么?”
此时在叶盏和玉姐儿的通力合作下,豆芽已经做完了大半。
“师傅何必这么麻烦?反正她随便做一道菜都能晋级。”有位徒弟甚为不解,眼睁睁看着其他选手都晋级通过了,师傅却还在不疾不徐穿豆芽,急性子的人已经开始按捺不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