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上海小开 >
        为了让我能见到南京全家亲人,请寄你们的相片来,愈多愈好。我想不出词句可以表达,我是多么地想念你们,我是多么的想见到你的笑容。泪眼模糊,信,写不下去了,罗苡,让我轻轻地呼喊你,吻你。

        最后,我默写四句唐诗,是李商隐的。这诗句,体现了我的心境。诗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请代我向妈妈请安,孩子们一定更好玩了吧。

        祝健康

        信诚

        罗苡看这信,反复四次。她早已是泪眼模糊。她立刻回信,忧伤地拣了二十张相片,寄给丁小开。

        袁会计来丁家的次数增多了。他敬佩罗家母女,他和她们有共同语言,他带给她们友谊的慰藉,生活上的帮助。罗太太母女,内心感激,信任他,视他为她们的好朋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伟大的抗日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揭开序幕。

        这天,袁会计晚餐后,去看望罗苡。见面就谈时局。他说:“罗小姐,你看了报吗?今天报上登载了中日双方在卢沟桥发生武装冲突,吉星文团长,在日军蓄意挑畔下,忍无可忍,予以还击。”

        罗苡叹了口气说:“国民党政府对付日本人,向来软弱,‘九一八事变’,日本人轻轻巧巧就拿走了东北,扶植由他们操纵的伪满州国傀儡,害得我全家逃亡到关内。”袁会计惊讶地说:“你是东北人?”罗苡说:“是的。”

        于是,她简述了她的身世,其中避开了当舞女的这段经历。袁会计听毕,钦仰罗家的爱国赤诚,加深了对她母女的品格认识。他劝罗苡,要做应付战争的准备,然后,就道别了。罗苡目送袁会计走出弄堂,便忧心忡忡地回到房里。当晚,罗苡难以入眠,静夜之中,她听到窗外飘来的歌声。是那首令人难以忘怀的《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穷的宝藏?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家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