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历史小说 > 少年战歌 >
        如今是乱世,谁拳头大谁有道理。定州县两个都监噗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大声喊道:“将军放心,若是有人敢阻拦将军的新田,末将为将军杀之!”

        杨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五月十日,杨鹏去王家湾看了看自己在建的两艘轮船。王家湾位於天京新城南面四十里,是一处人烟稀少的海湾,从外面的海岸凹进去。海湾陆地上则被几座小土丘围着,b较隐蔽。天京新城海边土壤盐硷化,无法耕作,人口密度很低。若不是用心寻找,根本m0不进这样一处海湾。

        湾里住着十几户渔民,此时都被王老大雇佣来造船了。那王老大又买通了当地的兵马都监,便没人来管王老大的造船事情。杨鹏和查云克带着几个护卫,轻装简行骑了两个时辰的马,进了王家湾,看到了王老大的造船工地。

        工地上,一艘船已经造好了密密麻麻的船肋骨,铺好了两层甲板,已经有船的模样了。另外一艘刚铺好龙骨,还没开始架肋骨。查云克看了看杨鹏,说道:“大将军,你说要造船时候我怕你误会,不方便说,但如今还是要告诉你。如今这跑海的贸易,利润可不b得天启年间了!”

        杨鹏问道:“哦?怎麽说?”查云克说道:“十年前,那时候一两银子是一两银子,一担上好的登州白生丝也只要一百两银子上下,贩到倭国去可以卖二百两银子。装一船生丝到倭国,动辄就是几万两的利润,那真是跑海的好日子。”

        “就是六、七年前,一两五钱银子也能当一两银子用,一担生丝的进价也就一百四十两左右,这还有六十两的利润。一船生丝卖到日本去也有一万多两的利润。加上回程的货物,一条船一年能进项二万两。”“但现在,兵荒马乱,我大宋的物价腾贵,二两银子只能当一两银子花。一担登州白生丝在沧州的进价已经到了一百七十两,贩到倭国只能卖二百两,利润只有三、四十两!这跑一趟倭国利润就只剩下几千两银子。就算船舶回来时候再拉点倭刀什麽的来贩卖,一来一回也就一万两不到的利润,当真b不得以前!”

        “更别提去年福建海禁一开,又多了几十条船跑倭国,那生丝的卖价就更压低了。”杨鹏看着查云克,知道他所言不虚。至道年间因为战乱导致商品供给不足,大宋的物价这麽贵,运到倭国去的货物利润自然就低了。如果杨鹏也和其他人一样经营生丝买卖,估计也赚不了多少银子。

        杨鹏看着查云克,说道:“我卖到日本的,也不一定是生丝,也可能是我天京新城生产的特产。”查云克听到这话眼睛一亮,笑道:“如果大将军经营自己的特产,倒是可以多些利润。”查云克心里其实还是怕杨鹏两艘大船和自己竞争生丝的买卖,把沧州的生丝进价再抬高,摊薄他的利润。听到杨鹏说经营自家的特产,他十分高兴,说道:“大将军的玻璃镜子,透明玻璃,卖到倭国去都有销路,能卖不少。”

        杨鹏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卖的东西多了去了。”查云克闻言十分高兴,带着杨鹏去找王老大,在快造好的那艘船上找到了这个匠头。

        王老大站在第二层甲板上,正和陈杰讨论着什麽。看到杨鹏走过来,他赶紧迎上来拜倒:“王老大见过城主大人。”杨鹏扶起王老大,问道:“王老大,我的船建得怎麽样了?”王老大说道:“再有一个半月,第一条就能建好。如今第一条的龙骨肋骨全部装好,大人说的明轮位置也已经造好了,明轮随时可以装上去,就等大人你说的轴承和蒸汽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