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血染大秦 >
        轻放下酒樽,李显环视于左右而轻笑着问道:“不知在诸公眼里以为,那苏季子如何?”

        然而,不待诸人回答,李显确是自已答道:“苏秦,秦地千里之才也,在野,可为鸿儒饱学之士;在军中,可为佐军司马也,纵横联合四方;于朝堂,可为上卿大夫矣。然,虽其可名扬千古,但在野教化不得四方百姓,八方蛮夷,只沽名钓誉,使人心生敬仰之情,在军中,打不得硬战,施不来奇谋,只能凭一张利嘴而说四方敌酋,若碰上心智高绝者,其只会做无用功矣,而于朝堂之上,确终生亦无望于出将入相,皆因此等样人,上不能为君国分忧,下不能为苍生谋福,确只知凭一张利嘴巧舌,仗着几分聪明,而四处招摇,此终是小虚于天下英雄也。”

        “肥仪,屈原,管仲,鲍叔牙,狐偃,赵衰,蹇叔,栾书,韩厥,文种。。。还有我大秦之吕公,百里奚,李斯,此中等等等等,皆一世之英豪也,那苏秦又能比得过哪般?”

        “而如今,我大秦,更是因着那苏秦于从中穿针引线,从而能使我大秦于其中以最快的度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成为这半壁西南之霸主,天生我才必有用,唯只缺伯乐尔,遂孤意以为,此等人物,当用,然当需仔细用,只要用对了方向,任何人都可以成就一翻大业的,诸公以为如何?。”

        李显这般一套论苏秦之法,确是足足让在场中诸人大大的惊讶了一盏茶功夫方才醒过来,皆口称:“大王睿智,我等不如也。”

        诸人脑海中细细想来,这人才确正如李显所说的那般。

        见得这堂前诸人,皆是这大秦之栋梁根本,然而,确个个如痴醉般,只知凭名望选士,而于李显的科举之行,亦只是当成那是李显为秦王的乾纲独断之行。

        轻叹了一口气,李显轻摇了摇头,暗叹着,这科举制的好处与必要性,总也是要向这一帮子大秦国的柱石们解释的,不能让他们内心之中有着疙瘩存在着,如今,也正好便凑着这个机会,也一并儿的说了吧。

        当下,李显正了正嗓子,方才道:“百里奚,汝且记下孤说的话,来日此节我便不在那讲武堂内讲了,就由你来讲。。”

        那百里奚,忙自应诺,准备笔墨纸砚而去。

        待得百里奚一切准备妥当后,李显方才缓声道:“夫,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孤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